Search

有時候覺得,在客艙內討生活的日子就是現實社會的縮影,除了貧富的差距與階級間互動,更是嚐盡各式人情人暖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有時候覺得,在客艙內討生活的日子就是現實社會的縮影,除了貧富的差距與階級間互動,更是嚐盡各式人情人暖、看遍無數的社會百態。從經濟艙到商務艙的過程,不僅提供顧客更多元且細膩的服務品質,對於每個細節的要求也更是斤斤計較。

有時候我們會戲稱在經濟艙的服務像是在公園『灑飼料』餵鯉魚的人,因為手中的資源與時間有限,為了滿足大部分的乘客我們制定了一套標準作業流程的服務模式,以確保多數人能享受到相同的服務。

但在商務艙則完全不同,每一個座位都是獨立的一座魚缸,裡面養著不同款式與品種的魚類,有時是高級且尊貴的紅龍,有時則是客訴力十足的大白鯊,相較於公園池塘裡的錦鯉,每一條都得依照不同屬性提供不同的照顧方式,可說是較為勞心勞累。

這樣的現象,或許多少說明了為何許多組員會畏懼受訓商務艙的課程。畢竟比起無時無刻都得戰戰兢兢地照料魚缸裡的那條魚,灑飼料真的比較容易也單純許多啊!因此,在『養魚』的過程為了展現專業的一面,我們必須學會收起許多日常慣用的口吻或語氣,改用精準且不易造成誤解的詞彙來進行對話。

但往往也有例外。前幾天在同一航班上驚呆了兩次,很不專業地在現場愣住,展現本性。

在登機的過程,上來了一位年輕媽媽帶著一對正處於青少年時期的男女。一家人都打扮得相當時髦且有質感,再安排他們入座之後,我隨即返回廚房要為他們準備迎賓飲品及熱毛巾,結果回來之後發現男孩一臉不悅地對著媽媽與妹妹生氣,抱怨著他為了要讓其他旅客先行通過,不小心自己的頭撞到了上方的行李櫃,很痛!

我馬上前往關心男孩是否受傷,或是需要為他準備冰敷袋先鎮定腫脹的不適,男孩始終只是一臉不悅,卻也都不理會我們的關懷。於是,我只好無奈地將眼神轉向媽媽尋求協助,她也只是兩手一攤、揮揮手叫我不用理會他就好,而妹妹則背著哥哥不停的竊笑,覺得他哥哥自己撞到,不懂到底是在生什麼氣?

在登機即將結束前,最後上機的是一對父母帶著一位年紀約小學生的混血女兒。秉持著服務同行人因以女性優先,兒童次後,最終才是男性的原則,我先向坐在中間的媽媽端上熱茶,並隨即準備提供坐在她身旁的女兒飲品。

通常我如果遇到是外國人臉孔或是混血寶寶,我表達能力極弱的『雙聲道』模式仍會自動選擇英語開啟對談,但在第一次使用英語詢問過後,混血女孩沒有反應,我隨即使用中文將問題再提問一次,是否需要為她準備熱茶或是其他飲品?依舊沒有反應。

這時,坐在中間的媽媽打斷了我尷尬的等待,隨即說出:「沒關係,如果她不自己說話,或是不說『請』或『謝謝』的話,那她⋯⋯就不值得得到任何的服務。妳有什麼話要跟哥哥說嗎?」

:「請給我蘋果汁好嗎?謝謝。」

我實在忍不住想要在走道上大聲讚揚這位母親,但又為了不失禮貌,只能默默在心中替他的行為喝采。我一直不停地思考,或許這就是有些人即使贏在了起跑點,最後為何卻往往輸在終點。

真正有份量的人,不只是外在的穿著與行頭,更在乎的是其性格的養成與謙遜涵養。

孰高孰低,實在高下立判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來自遠方的旅行故事。 旅行即生活 沒有必然的計畫,也可以偶然完成。 ?
View all posts